口碑直击:2012年小家电展失约北京
圈钱专业,组织业余
一般业内如何评价这类展会是否够得上“专业”呢?主要是看它的圈钱手法正不正规,是否符合行业规范。比如说它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还是很到位的,每个展位平均3万元左右,若选择双开口展位则多加20%的费用,参展代表入场费每人800元,会刊占位费则为3000元到2万元不等。还有2条霸王条款,即广告费要一次付清,展位费用预付50%,我估计这笔钱是不退的,所以按照官方说辞,如果你推迟到11月份再开,就相当于参展商家为主办方白发贷款,利息它就自己留着了。
展会顺延会减低品牌信誉吗?这不是主办方关心的问题,因为主办单位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这笔“利息留中”要在这个利益集团中如何分配呢?笔者尚未联系到主办方的媒体负责人。
这么个人五人六的展会,它的组织工作做的够专业吗?为此口碑家电网记者调动媒体资源做了一番调查取证工作,以期找到中国展会利益链条各环关联。结果发现,在主办方收了钱随即草草宣布“延期”以后,我们却没听见它网络公关的任何动静。媒体公告的发布成本按3万元计算,相当于牺牲掉一个展位,既然对公众解释延期的“合理性”并不是那么重要,所以这笔开销当然能省则省,这应该就是主办方“理性论证”的结果。
行业悲催,小家电成了拖油瓶
小家电确实是个乱象丛生的悲剧性行业,其整体区隔性差,技术含量低,成本率较高,由于不具备炫耀和装饰性功能,所以质价比和品牌是消费者主要考量因素,边际利润过窄导致了大部分试图细分市场寻求突破的战略都必然以失败告终,除非商家能开发出消费者不知道它能干什么用的新颖商品,它们就会不断陷入价格战,品类战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在低技术含量的小家电领域推行蓝海战略是否可行呢?我敢说一定不可行。因为在空调和电视领域打蓝海战略也要承担相当高的研发风险,而小家电研发的边际回报率显然更低。当下有些商家推出价格在5000元档的电饭煲,这只会有两种可能,要么它增加产能后成本管理失控,要么就是炒概念忽悠人,我更倾向于相信后者,某商家贩卖含有高浓度致癌物假冒紫砂煲的血案还历历在目,看低中国消费者理性购买力,无视其维权热情的商家,必将折戟于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盲目多元化副产品的小家电行业。
但愿我们不会与2012年北京小家电展擦身而过,作为一家专业媒体,口碑家电网还是会本着对用户负责的精神,以专业的态度全程跟踪报道此次活动,希望主办方早日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来证明它们起码也具有不逊于我们媒体人的专业素养。【C.C】
来源:口碑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