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口碑观点 >> 口碑调查:节能补贴肥了谁?

口碑调查:节能补贴肥了谁?

口碑家电网  2012/6/15 16:42:42
分享到:

    (口碑家电网-2012-6-15)   265亿元节能补贴刚刚出台的时候,口碑专栏作家们就已经纷纷看跌,预测它对老百姓实惠不大,最多有两种可能:要么曲高和寡,不了了之;要么依然只是用未来的产能过剩解决当下的产能过剩。口碑家电网记者一直跟踪此事,耐心等待它在卖场的落实成果,如今发现它曲高和寡的那一面正开始显现,料想政府治疗产能过剩的猛药还在后头。

补贴了也没省钱,你到底在补贴谁?

笔者走访了多家卖场的销售人员,试图打探出财政补贴诱发的新的“购买最优策略组合”,出乎意料的是,当店长被问及“一二级能标相比三四级究竟能有多大优势时”,人家总是摆出一副不屑甚或嘲笑的态度:“没啥区别,要说有,就是一二级的贵,而且如果你只在夏天开空调也省不下多少电钱。我们店卖的最好的?都是三级能标,以后可能要强制停产呢,趁现在有货快买吧,我再多给你让点儿!”

卖场最畅销的节能补贴产品是空调电视,但补贴资格很难获得,你喜欢的品牌,其产品可能不在补贴范围以内,也可能虽然补贴却没有与卖场签订代销合同,针对这个问题,卖场经理同样不屑一顾:“我们为什么不卖有补贴的产品?因为很少有人会因为多个补贴就买平时不买的牌子吧?”补贴过的一级能标产品,比省电性能并不见得如何逊色的三级能标产品贵出一千元到一万元不等,能买得起高档货的消费者,即便不给补贴也照买不误。普通老百姓大概不会考虑高档货,那有没有人觉得,你“补贴”他400元就能激发他花1万多块钱买台“节能电视”的冲动呢?如果卖场经理偏偏喜欢“多嘴”地提醒消费者,电视节能是瞎掰呢?

265亿肥了谁?肥了那些火遍微博的亲吻标书的大爷们。最近马化腾和王石不约而同跳出来大骂绩效主义,这两位大佬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但我想请问,不搞绩效主义你怎么干国企?怎么维持每年8%的经济增长?265亿和4万亿都是绩效主义的产物,而绩效主义恰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体制化身,所以我们体制内的那些所谓“学者”们永远不会对财政补贴提出异议。

265亿财补与动辄十几万亿的信贷放量相比实在渺小

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产能真的已经过剩了,你的补贴即便能落地也难刺激购买;另一些学者则主张,即便你拉升了消费,也只是在透支未来的购买。

我的观点是,这笔看似很多的财政补贴对整个家电产业的“产能”根本就构不成影响,前期的“四万亿”和十几万亿的信贷放量早就把产能拉上去了,所以我们才能见到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同志亲吻标书的深情一幕。扩张产能是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国内消费不了就必须出口,但汇率提高,成本上升使出口锐减,所以要靠财补来拉动内需,同时增大固定资产投资以消耗过剩产能。很明显产能过剩不是家电补贴造成的,我们的家电产业还没有这么强大的能量。

但有的学者在那边又问了,增加信贷放量难道不会拉高内需吗?我说你真是白日做梦,你以为四大银行有丝毫的可能,竟敢给民营企业放量吗?四大银行不管有多少钱都一定贷给国企,小企业贷不到款子,员工的工资就只好长期停留在低水平,即便工资消费品因此也被拉低(不一定哟!),但只要想到中国是全世界人均储蓄最低的国家,就不难判断,大部分老百姓才不管你补贴了多少,他们也不会主动透支自己的储蓄吧?既然老百姓不敢透支消费,补贴刺激出来的消费就一定是企业未来的收益(现金流),它代表的是这些企业现在的股票价值,如果它们依然看涨,就说明股市被高估了(因为未来收益已经被透支了嘛!),就形成了金融泡沫,所以“拉动内需”这种事干脆就不用想。

265亿财政补贴当然不会直接形成泡沫,但它会借乘数效应,将之前4万亿又十几万亿信贷放量造成的泡沫放大。一旦我们站在宏观经济的高度看待这次补贴,人们到底买不买那些补贴产品就根本不重要了,靠补贴维持的也算不上是个“行业”,而更像隔三差五来一场社会运动。我们更应该关心这个行业本身的特征,不断深入思考,不依靠政府我们怎么个活法?我们怎么能生产出老百姓真正用得着,又用得起的产品?我期待本年75号在青岛召开的消费电子展会给我们一个满意而惊艳的答复,届时口碑家电网将派出多路记者全程报道。【C.C

 

        
发布:平凡   作者:常丞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