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家电网:董明珠时代格力无缘多元化
格力急需使渠道资源变现能力
口碑家电网在9月份探访格力时就已发现它有多元化倾向,比如与创维电视搞的联合促销,智能家庭展厅里的康佳电视,小家电展区,自有冰箱品牌等等显著的改变。我们的问题是,收购晶宏冰箱会不会成为格力白电多远化的首选模式?因为美的扩张时也是以收购为主,而鲜见内生式增长,如若不然,则很难与像海尔那种从最开始就果断多元化的企业竞争。
美的自认只能通过收购达到千亿规模,或者只有迅速完成多元化才能维持较高的品牌溢价,它的结构和销售模式也是用来支撑多元化扩张战略。而格力的模式则有较大差别,与其它品牌为追求市场规模,而甘愿放弃利润和渠道控制权不同。董明珠那种强势的性格不能容忍强势渠道弱化品牌的战略,于是广撒专卖店与卖场抗衡,这也使格力更接近麦当劳式统一经营,分散管理,集中定价的加盟店模式。
格力模式存在一个先天矛盾:不依靠卖场,它就必须单凭专卖店支撑起千亿级的市场规模,这就意味着专卖扩容路线,迟早会让渠道容量超过格力的销量,至少无法在经济萎缩和再扩张之间达到均衡。在格力销售额高速预期的情况下,董明珠不会想到要将渠道变现,既然想到要出租专卖店的空间,就说明她已不太看好年初那个2000亿预期。
格力不可能轻易向卖场转型
口碑家电网还没有收到内部人士对格力多元化战略的确认,但据口碑家电网专栏作家分析,就目前电商,卖场,“电商卖场”三方混战的格局来看,可以肯定讲,格力向卖场转型的可能性为微乎其微。
外界没有正确理解董明珠“使格力平台化”这一表述。若要使专卖店平台化,它现在最大的优势 – 店面多 – 瞬间转化成劣势,因为它一味追求数量,大部分店面比周黑鸭大不了几平。面积不够直接改建卖场,只能重建,改建,扩建,那不叫“渠道优势的转化和增值”,而是如同重建了渠道,优势是来自格力这个品牌,而不是渠道,更不用说经营卖场要直接和竞争对手打交道。上半年谈了与创维的捆绑促销,海尔也表达了最强烈的合作意向,但显然格力将之视作假想敌,所以即便主营业务没有冲突,比如在格力专卖店里销售海尔二三线品类,格力也不能忍受,领导人的性格决定了它不能经营卖场,不能像海尔那样无障碍地开展竞合业务。
格力多元化仍将无限期是一个远景规划,专业化才是格力的优势,它藉此维持与经销商的利益结构,于是产生多元化诉求,这也注定董明珠时代的格力,多元化不会成功。但专业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和多元化诉求的一次次挫折,也将促使她加大渠道变现的力度。【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