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上市公司私有化开启PC小市场时代
(口碑家电网-2013-2-6) 戴尔刚刚宣布以每股13.5元的价格回购流通股票,标志着戴尔私有化已成定局,分析认为,用不了多久它就将拆分PC业务,缩减规模,将更多资源向企业用户转移。这是继IBM出售PC部门后,第二家宣布剥离PC业务的电脑制造巨头,而且晚景比IBM更为凄凉,更使人不由佩服IBM确有先见之明。
创新者以更高代价完成变革
财报显示,上季度营收缩水11%,利润跌幅近半,证明迈克戴尔果然实践了他的改革策略,转移资产,加大对网络设备和运营公司的收购力度,它2012年最大笔收购是花费24亿美元买入Quest Software。迈克戴尔本身虽为创始人,且将2004年后的衰落归结为前任CEO的多元化战略,但他自己显然也不相信戴尔能凭PC维持住2004年的规模,这与排名在它之前的两家企业,惠普和联想的思路都不一样。
理由是,虽然有苹果的硬件创新和IBM的标准化变革在先,但事实上完成PC普及大业的,是以直销和电子商务等重大商业模式创新一度垄断市场的戴尔,这三家生产企业都对整个产业构成原创性的颠覆,所以它们即便预见到未来的潮流变化,但受制于体制和传统,很难放弃曾使之成功的技术和模式。
联想则不同,它自始至终都是紧跟成功者的步伐,行业老大做啥它做啥,无论PC,手机,平板,零售还是电子商务,它都不曾承担过开发新技术的决策和资本风险,所以如今无论以规模或转换成本而论,联想无疑都是比戴尔和惠普更成功的企业,即便戴尔最终成功转型,代价也将比联想收购IBM-PC,比进军消费电子市场更高。
PC将成为小众产品
暂不评论戴尔转做企业服务的前途,想必它还没笨到与IBM在大型设备和商务解决方案领域正面对决。戴尔衰落的原因,也就是迈克戴尔和库克在半年前还不愿正视,并在媒体提问时矢口否认的问题:PC产业的崩溃。苹果不会受到很大冲击,因为它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走的就是“技术设计+工业设计”的软硬件整合路线,IBM兼容机崛起后人们一度以为这种模式已经失败,未曾想在硬件利润更少且更多通过系统和应用程序体现其价值的今天,苹果成了唯一的赢家,那些热衷于销售的横向整合企业,如微软,英特尔,戴尔,惠普们却面临死亡。
iPad的营销本质,是作为PC的廉价机,因此PC业务对苹果的冲击有限,况且麦金托什在PC的鼎盛时代就属于小种产品,它随着PC变得小众化,其自身的设计优势和品牌价值反倒有所升值。
PC产业的未来一目了然,一是笔记本的配置与台式机等同,与平板电脑混搭,屏幕更大;二是台式机沦为专职游戏机,或充当企业服务器。以目前的技术,平板足以胜任大型游戏之外消费者对于PC的全部需求,它还有便携和廉价这两大优势,PC没有理由继续生存下去,高端子品牌是PC“游戏机化”的铁证,像戴尔的“外星人”,联想的“异能者”,配置超悍且对游戏做了优化,华硕更是直接打出“玩家国度”的撩人商标(游戏禁令能奈我何?),产业巨头们不约而同向小众市场收缩,它们清楚PC再不可能维持平板上市前的销售额,割肉求生实属非优势环境下的优势选择。【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