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会成功关键是让产品创新所见即所得
中国家电博览会将于明天在上海开幕,涉及上千个门类,超过400余家厂商参与,口碑家电网届时也会在现场为大家带来翔实,全面的报道。
上博会是中国产业界展示软硬实力的平台
李克强总理在人大闭幕演讲时重点提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给媒体两个保证,一是中国离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然能在较长的时期里维持7.5%以上的增长速度;二是国内市场并不缺少内需,二是要通过减少政府控制,将调控权还给市场,这意味着,尽管政府将继续对民营企业提供技术,人才,政策等多方面援助和便利,但拉动内需的重任还要由企业自行承担。
如何做?就是要在国内市场看似疲软的困难时期继续押注实体经济,这里面又尤以制造业,以家电行业为主,它是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国内最大,最重要的产业市场,也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智力资源的窗口。从大会宣传手册上就能看出主办方对发明创造和产业报国的重视,与其它国际规格的展览会相同,它不是单纯的产品和技术展销会(当然能签单更好),与大会配套的几大论坛旨在研究讨论热点问题,为行业制定和修正标准,比如中国家电发展论坛是邀请经东商城,日立和博世西门子的高官分享突破企业瓶颈期的经验;中国家电产业年度渠道商大会则如何适应社会形势调整现有渠道布局,这些都是关乎整个行业命运的大问题,比每年多卖出多少产品更加重要。
我们会在博览会上见到真正惊人的创举吗?
刚刚落幕的国际通讯大会和消费电子展都让人失望,“微创新”空谈误国,万众期待的Galaxy S4和iPhone5都号称“重大变革”,实则为硬件升级和功能叠加,微创新所产生的那么一点点细小的改动,显然不足以创造全新的用户体验,反而那些大家都盼望能尽早推出并果断为之买单的技术,如柔性屏幕,超级电池,激光键盘,变形投射等尖端科技却无一现身,这种泼冷水的博览会越少越好。
国内企业必须调整思路,不是你买的越便宜越能带动内需,不要将心思用在价格战上,而是思考如何生产出让人宁愿节衣缩食,分期付款,甚至卖肾也要入手的好产品。巴菲特对买便宜货嗤之以鼻,他认为最好的营销是,让消费者产生“在想买的时候买”的巨大冲动,还是要在品质上下功夫,要专注于软硬件的整合和创意设计,不生产那么多大路货,在这方面,这些企业倒是能达成共识,否则也犯不上花大价钱举办论坛了。
成功的关键在于,各大厂商的绝妙点子能否让消费者在展销会上“所见即所得”,起码让人产生想去网上搜索某款产品,某个品牌的欲望,而不是走个过场,大概了解“你们来过了”,媒体也应该认识到,我们是在为谁报道?不是为厂商,二是为广大消费者,所以我们一定要报道最真实,准确的东西。[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