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博会:创新亮眼 也能笑对风险
创新力度超过通讯展和消费电子展
这三大展会两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时间上前后衔接,让人不由得拿来对比。与那些充满噱头的高科技产品不同,普通家电产品更注重价格和耐用性,创新周期长且红利微弱,也很容易被别家学了去,尤其白电创新的难度要比数码产品高得多。但上海家博会最出彩的创新产品恰恰来自普通家用产品,比如能自动跟踪眼球从而完成操纵的智能电视,虽然技术是LG开发的,但毕竟是海尔率先推出商业化的产品;还有小型家用榨油机,有对瓶装食用油不放心的人可以自己榨油了,这些产品都在年内推向全国市场。
其实创新并不在于掌握多少实验室里的高端科技,而在于捕捉商机和在商业模式和技术中建立联想的能力,格兰仕的999滚筒洗衣机再次一鸣惊人。有人觉得这是炒作,是价格战,我们不这么看,因为就像几年前格兰仕借以重新定义市场的299元微波炉一样,能在大幅削减成品价格又不造成亏损的企业,显然掌握了更先进的生产力,功能一样但价格减半,相当于创造出一款全新的产品;价格一样但性能翻倍,也等于创造出一款全新的产品。工艺上的微创新,它造成的市场反应可能是颠覆性的,这应该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相对西方还比较薄弱的中国家电企业的未来创新思路。
不乏真知灼见,但中怡康的预期仍过于乐观
中怡康是此次参加上海家电博览会的咨询界代表,负责根据去年的数据,结合今年的政策和经济形势对2013年的行业走势做出分析和预测。不出所料,它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也再次表现乐观(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去年疲软的时候它的预测也很乐观,甚至有专家指出中怡康很像高盛,甭管黄金涨跌都一律看多)
中怡康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未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2%,相较当前的50%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八零后结婚潮都将提振家电销量;二是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整体橱柜,智能厨房将使中产阶级的生活品质有大幅提升。这符合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精神,即中国不缺少内需,我们距离“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很长路要走。道理是对的,但对2013年的家电市场真有那么大的帮助吗?
变数有两个。首先从宏观上看,去年淘宝“双十一奇迹”确实证明中国内需充足,储蓄率很高,只是等待一个缺口爆发出来,这个缺口就是“政策”,国家能不能够克服财政疲软继续刺激消费还犹未可知;其次,家电企业要绕开价格战,以高端产品提升毛利率,但各大品牌一直鼓吹的中国城市阶层厨房电器升级,起码以现如今动辄几万块一套的标准,似乎还远在消费者的心理价格之上。要追求销量,企业要争取的是那些月收入5000到10000元左右的顾客,这些人很少能承受得起上千块一台的豆浆机,四千块一台的电饭煲,或几万块一台的嵌入式咖啡机,这也许是由于,中国的中产阶级要么在数量上比宣传的少,要么在质量上仍与企业的期望值相去甚远。
今年的整体形势是乐观的,但我们在乐观中要能窥见风险。【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