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第三个苹果—AppleInc成功之道
第一 神秘感
乔布斯说过“你不能只问顾客要什么,然后想法子给他们做什么。等你做出来,他们已经另有新欢了。”苹果公司就是遵循这句话,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在最不经意的时刻,创造最新奇的产品。例如iphone的问世,在人们还在按键发短信的时代,推出触屏手机,顾客的好奇心膨胀,都想去体验下“新产品”。人们都会期待着新鲜事物,而苹果公司并非闭门造车,而是洞察着市场上缺少什么,用自己特立独行的想法去创造奇迹。
而且苹果公司善于未曾销售先造势,在产品尚未发布时期,网上各个论坛发布着果粉、电子迷们猜想的概念机、还有人会声称拿到了外观设计图,以假乱真的事情太多。德鲁克所说:“市场营销的目标是使推销成为多余”,苹果公司把这点做的淋漓尽致。它总会让人们提前一年就期待着产品的发布,会把外观说的精致,性能说的强大,不到发布那一刻,消费者永远都不知道产品的真面目。在充斥着商业宣传的世界里,制造声势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营销的产品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而话题可以产生关注度,苹果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在潜移默化中,苹果就为自己做了良好的宣传。永保神秘,是苹果的杀手锏。当然,在有足够的神秘感的同时,也要保证自己做出与消费者猜想相互匹配的产品,否则下场就是罗永浩的锤子手机。
第二 体验营销
早期大多的电子产品都采用交易型销售,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家和消费者没有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互动。苹果反其道行之,在全球开设了多家体验店,这些体验店是让消费者直接感知产品特色的重要场所。苹果体验店凭借设计、时尚、科技和前卫感往往成为区域的标志性建筑。
苹果的电子产品,无论是从外观、感觉还是触觉,都是体验式产品中的精品,它们的设计、造型、色彩和材质都能够带给消费者非同寻常的使用体验和情感触动,并激发消费者对于创新的深层次思考。开设体验店,可以让消费者随意把玩产品,销售人员不再是单纯的推销硬件,而是将自己对企业的信念传达给顾客,他们向顾客演示苹果产品可以做什么,并且能one to one教你如何使用苹果研发的艺术设计软件。这种体验店的开设,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更加直观的去了解产品,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第三 饥饿营销
乔布斯时代,他过分追求产品的完美,无论是在外形还是技术上,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不在乎苹果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所以它不靠每年更高的销量增长去迎合华尔街的预期,对他来说,创造伟大的产品永远比维持高股价更为重要。乔布斯更多的是从一个工业艺术家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像商人一样苛求产品给他创造的利益。还有一方面,当时苹果的市场份额小,拿到厂家的配件也有限,两方面原因促使苹果不得不走“饥饿营销”路线。但是苹果的这种营销态度也强化了其产品风格:强势、高傲和特立独行。因为不容易拥有,便会更显得珍贵,更加不同。现如今的苹果公司逐渐强大,乔布斯辞世,配件量足,从而使iphone5的泛滥发行,但是销量却不容乐观。
第四 口碑营销
苹果公司拥有自己深厚的企业文化,创始人乔布斯的个人魅力也影响了很多果粉。它的产品满足了人们的艺术追求、精神追求。使消费者也产生像创始人对自己企业的高度认同。不再是单纯的购买一个电子产品,而是崇尚它给人们带来的信仰、理念。
第五 乔布斯
苹果的今天最功不可没的要数它的创始人-乔布斯先生。他传奇的人生已经被很多创业青年当作典范来看。从最初20美元起家,到如今成为世界电子产品骄傲的领先者。乔布斯经历了很多坎坷、艰辛。1983年,乔布斯成功的说服百事老总加盟苹果时说“你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就是这样一个霸气十足的男人,让众多果粉为他痴迷。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要拥有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他会带动这个团队发展。现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领袖与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乔布斯利用自己的聪慧、才智、努力、坚持,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乔布斯说过“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植自己的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苹果公司之所以成功,除了营销之外,它还贴近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它成为了现在电子产品的一种时尚、标志,成为了人们追求的一种潮流、成为众多电子企业效仿学习的对象。不过乔布斯先生辞世之后,苹果公司越来越商业化、过分追求销量,与之前乔帮主的艺术追求相比,它的境界就显得低了。口碑家电的小编祝愿苹果公司能够继续创新,能把苹果的艺术、精神信仰一直的传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