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 由大学生为自己设计洗衣机想到的
(口碑家电网-2013/6/26)来自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今年只有21岁的大二的学生蒲青良发明了这样一款可折叠重量仅3公斤,一次可洗4~5件中等厚度的衣服的洗衣机,消息一出的第一时间被国内媒体纷纷报道。眼下,据说小蒲的项目还吸引了海尔的兴趣,意外收到来自海尔工作人员的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遇到骗子,后来对方多番解释后自己发明的产品真的引起了海尔的关注。”蒲青良说,他们总体上对我的产品还是比较认可的,希望能跟我有进一步的合作。
记者昨日就此事询问了海尔重庆方面相关负责人,对方也进行了证实。“这个项目确实比较新,我们双方目前也正在接触过程当中。”该负责人表示。
当记者在问及什么要自己来设计?蒲青良坦言,在逛商场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产品尽管功能丰富,但体积太过于庞大,不仅占据空间,携带起来也非常不方便,要是能在具备同样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设计、缩小体积,这样的产品一定有市场。
“我本身就是学机械设计和制造的,为什么不能自己设计一款能节约空间的洗衣机?” 联想到冬天,寝室的很多室友都不愿意洗衣服,而把衣服送到洗衣房又觉得不卫生,如果自己购买洗衣机又太占空间。
“如果洗衣机能折叠就好了。”同学的这句话无意中提醒了蒲青良。从那一刻起,他每天坚持研究洗衣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印象中,我那段时间为了研究洗衣机,每晚几乎都要到凌晨三点才休息,了解各种机械制造的产品和趋势。整个设计研发过程非常痛苦。”蒲青良回忆说。
我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设计洗衣机?一句小愿望可以诞生出适合学生的好产品。
老榕认为,蒲青良同学创意的成功反映了在互联网这个“我”的世界,按照用户的生活逻辑,粉丝对是谁推出的产品并不关心,关心的是好的产品体验。
就像教英语,买过烤串的罗永浩研发手机,还未推出粉丝已经互动频繁。做互联网,天使投资的雷军一经推出小米手机就轻轻松松打败国产手机,获得成功,据说光手机配件的收入就突破了6亿元。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客户-客户“的生态,客户对产品的认可,是通过周围其它客户那儿获得信息的,客户不再被动地接受企业信息的传播,而是主动地与他人沟通获得购买的自主权。
好的产品充满了用户的生活逻辑,成功的产品不是靠广告,而是靠用户生活中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