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给电视产业带来革命吗?
(口碑家电网-2013/7/10)
早在2007年比尔·盖茨就对电视产业趋势作出判断:互联网将给电视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电视的一项基本功能,在各大电视厂商推行的电视新品中,已极少见不能联网的电视产品,这一联网功能给电视传统的收看习惯带来巨大挑战。这一趋势变化,使得电视行业引来众多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做起硬件产品。乐视相继推出电视盒子与电视产品,本月乐视超级电视也正式开售。近期又传出要推一款47寸电视产品的小米科技。就在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相继“下水”后,爱奇艺今日宣布,将于近期推出自己的电视产品。
乐视CEO贾跃亭曾表示:“未来几年传统电视将被智能电视取代,电视不再是电视,而是知识家庭的计算中心和家庭互联网生态系统,在电视行业的变革大潮中,互联网模式企业将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而爱奇艺的CEO龚宇曾表示,“移动终端盒电视终端相互配合,未来成熟之后将占据视频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PC更多用于工作,而移动终端和电视终端才是娱乐消遣性的终端。”那么,互联网公司能究竟能否给电视产业带来一场革命吗?
抢入口:争夺用户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在互联网电视概念兴起初始,传统电视品牌不乏有和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合作,例如海尔电视与搜狐视频的一段姻缘,据说TCL,创维也曾接洽过深圳的迅雷等等。曾经被电视制造商翘首期盼,借助三网融合火一把的愿景最终未能实现。
也许正是这次错过,暴露了传统制造企业整合用户资源的弊端,同时留给了互联网公司进入的机会。从目前众多互联网企业对于电视终端的选择中不难看出,此次互联网企业扎堆进军电视领域的目标其实就是为了“抢入口”。
根据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智能电视功能的需求中,占比第一和第二的均与电视收看内容相关,其中最为突出的需求是“在线点播收看影视剧”,占比达88%,排名第二的需求为“收看电视节目”,约占比77.9%。可见电视终端在影视剧内容点播上的市场之大。作为一个如此优良的互联网入口终端,也难怪像乐视、爱奇艺这样的影视内容商为此趋之若鹜。
正如乐视副总裁梁军曾表示:做硬件,主要是为自己的内容寻找一个最好的出口。
新产品:能否赢得用户的口碑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担心,尽管在影视内容上,像乐视、爱奇异这样的企业有着先天优势,但这类企业大多会采取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基本只提供技术和内容,而硬件生产和售卖渠道将由合作的家电厂商负责,另外,产品的配送期过长,售后网点无法保障等都备受传统制造商的质疑。日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就曾暗讽乐视,“不赚钱的生意不会长久”,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也认为:“超级电视对其压力没有原来想的那么大,供应链不足和售后服务是乐视的两大弱项”。
面对传统电视厂商的“炮轰”,超级电视的持续热卖给了强有力的回击,在首批1万台售罄后,新增的购买需求排队周期已达两周。乐视TV副总裁张志伟则高调表态,超级电视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和产品价值均全面领先于传统电视厂商。
互联网企业能够结合自身业务布局智能电视,依靠丰富的互联网内容资源优势以及互联网快速的营销能力,这对于电视业将具有长期战略意义,将进一步加剧电视市场的竞争。当然,互联网企业的第一轮冲击波已经开启,在未来,用户怎样评价,再客厅中又有怎样新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待于时间来证明。
拼老牌:谁能决定电视行业的未来
未来电视行业如何发展,传统的电视厂商如何应对,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握在老牌电视商的手中。但是不能否定的是,与中国制造企业长期关注家电销售业绩相较,未来重视如何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对是更为重要的。
从全球来看,电视等代表产业革命时代、低附加价值的商品最终会交拥有低劳动力又有大规模市场的国家或地区。一方面,家电行业的重点正从电视等传统商品转向IT商品。而另一方面,谷歌等IT企业则回归于硬件,互联网与硬件的融合已经悄然开始。
正如出井伸之在评估自己离任后的索尼发展时指出,“索尼一度曾加强对硬件方向的发展,但后来他们反思认为,早就应该转向(IT的方向)。管理层已实现人事年轻化,并致力于采取新的路线。”
出井伸之认为,索尼拥有娱乐部门,也有杰出的人才,这将帮助索尼在将来的融合过程中抓住好机遇。他表示,如果现在再领导索尼集团,在日本法律不支持公司主动裁员的情况下,他会将“新索尼”与“老索尼”严格分开,在更小的规模内推动IT化。“新索尼”主要是指在IT环境中成长起来的40岁以下员工。
我们看到,乐视基于CP2C“千万人不满,千万人参与、千万人研发、千万人使用、千万人传播”人人参与,用户受益的互联网精神理念,实际上重新定义了电视,充分激活例了用户的互联网基因。年轻的团队跨界带来的商业模式,营销方式的变革,创意的新生力量第一时间和用户的互动沟通的方式,对行业的影响一定是深远的。
来源:口碑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