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维修贵 维修暴利你遭遇过吗?
在最让手机用户头疼的手机“灾难”中,“手机进水”、“手机碎屏”两大比率,各为25%,而手机摔坏比率为11%。业内有数据显示,消费者的手机在使用一年后的损坏率很高,达到62%,这一数据远远高出购买手机一年内的损坏率(25%)。随着手机行业全面进入智能时代,进水、碎屏这些问题变得比以前更棘手。
手机维修问题随之增多,伴随智能机的普及,在过去手机常见的各种硬件问题外,资料丢失等软件问题也开始出现。而硬件层面高度的集成,也让硬件维修成本激增,直接的结果是维修价格的抬升。智能机进水后,出故障的概率会比功能机高很多,CPU、触摸屏、感光元器件等都是重灾区。这些问题和死机、重启一样,也属于智能机时代的特殊问题。
在霸王条款下,有些手机只是零件坏了但是要求强制换整机,许多售后中心仍支持单配件维修,且价格高昂。他们整机交换价也不统一,价格差异达到500元。牟利方式为高价提供单件维修;价格标准都是为随意定价各自为政,价格标准远远高于厂商定价。
市场出现垄断,必然会滋生暴利。主板、屏幕的维修价格高昂。智能手机如此高昂的维修费,到底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零件成本还是市场垄断?“修比买贵”的情况着实让手机“伤不起”。手机维修的高利润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厂商与维修店却开始了互踢“皮球”。厂商表示其只收取原装的配件费用,至于那几十倍的利润并未进入他们的口袋。而另一方面,一些维修店则说,其一般都是通过厂家供应原厂配件,只是在配件费用上加收劳务费和邮费。相当于是帮厂家更换坏掉的零件,只赚取些劳务费。现在厂商的售后中心一般分为两种,直营店和授权店。授权店若是存在管理不到位,收费不规范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不透明的价格体系中,表现出手机维修行业暴利更多是源自乱定价,缺乏一个透明的价格体系,手机维修业情况不仅仅是手机售后服务跟不上,使得各种“坑爹”行为频发,也显示出手机维修行业标准缺位。消费者在维修手机时更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修完成后要仔细验收,一旦权利受损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