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大促难破高端家电网销不畅难题?
何以“双11”未到,价格竞争就已先临。难道“双11”就是为了低价而来的吗?网购怎样才能实现对高端产品的突破,真正成为消费者放心购物的场所?
低价:线上销售的本质
从电商诞生之日起,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市场就一直充斥着低价产品,这与消费者对这一渠道的认知以及电商的差异化定位是分不开的,长期以往,就形成了电商低价的思维惯性与既成事实。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有两个原因决定了其选择低价:一方面,电商渠道是一个虚拟市场,不像传统卖场既可以看到商品,又可以对实物进行感知了解,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只能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进行交易,即便上当受骗也不会遭受较大损失;另一方面,国内的信用体系尚未健全完善,网购出现问题后很难进行责任追究,这也迫使消费者通过选择低价商品来避免遭受较大损失。
而从供应商的角度看,也有两个原因促使其选择低价:一方面,要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考虑。既然消费者网购时只愿选择低价商品,那供应商就必须满足这一需求,尽可能把低端、低价商品放到线上;另一方面,是出于不扰乱供应商价格体系的考虑。绝大多数商品供应商既有线上渠道,又有线下实体店,特别是对售后服务要求高的家电产品,线下渠道、卖场占据了销售量的绝大部分,而且高端挣钱产品基本都集中在线下。因而,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整体经营效益,供应商也会把低价冲量的商品放在线上,而把对盈利贡献大的高端商品放在线下。
既然购买者只愿意在线上买低价商品,供应商也只愿意给线上提供低端商品,那么不论是平台电商还是垂直电商,只要销售量够大、能把平台做大就是硬道理,顺势而为也就成为必然。
高端:线上难以进行体验
高端商品的特点,不是制造精美就是技术含量高或领先时尚,但最根本的还是其价值高。对于价格高的商品,不看到实际商品、没有对商品进行体验,很难令消费者掏腰包下单购买。
目前,彩电最高端产品是oled,外资lg的70英寸曲面oled的价格在7万元左右,国产创维的55英寸oled的价格也在3万元左右,但是消费者只有把oled产品与led产品进行现场对比后,oled产品的优势才会展露无遗,消费者才能坚定购买愿意并下单成交。这种体验在线上销售是很难完成的,只有线上线下的互动配合才能实现。
所以说,自从线上网购出现起,这种无法体验的短板就一直存在且越来越明显,也导致了消费者不敢在线上选购高端商品,供应商也因此而不会把高端商品推到线上。长此以往,难以进行体验就制约了高端商品的线上销售。
服务:无法满足高端商品
高端商品技术含量高、价值大,对物流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高。目前,我国的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及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也制约了高端商品的线上销售。
一方面,高端商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高。一是高端商品的价值高,一般的社会快递服务商难以承担,而我国的物流体系目前正处于建设之中,能够完整承担这方面要求的物流企业很少;二是不论是供应商还是电商,其自建的物流体系目前均不完善,难以完成对高端商品的配送要求;三是高端商品对到货的时间要求也更短,如果没有遍布全国的仓储布局,就难以做到迅速的发货配送。
另一方面,高端商品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不论是其售后安装还是调试,对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都很高。垂直电商现在正在完善布局,远没有达到满足高端服务的程度,而平台电商的售后服务基本上依靠供应商,但供应商是把精力集中在盈利能力较强的线下。因而,售后服务也成为制约高端商品上线的短板。
从线上线下多年角逐的事实看,特别是需要售后安装的产品如大屏幕电视的上墙、空调产品的安装调试等,已成为线下厂商阻击电商的一个杀手锏,也成为线下厂商应对电商的最后一道防线。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端商品进入线上销售的难度不小。
其实,电商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有实力的电商如京东、天猫都在打造自己的物流和售后服务体系,只不过这需要技术的沉淀和时间的积累,短期很难改变这一格局。
这一瓶颈一旦突破,电商的高端商品比例会再上一个台阶。